在4月召開的第六屆中國醫療健康投資峰會(CHIC)上,私立醫院話題被再度拎出探討。
隨著中國不斷增多的中產、老齡化問題以及環境污染導致對更多、更好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醫療領域正逐漸展現開放態勢,這為私立醫院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孕育土壤。
泰和誠醫療集團投資官孫冀剛先生在大會上指出,到2020年,中國整體醫療服務的20%份額將由私立醫院創造提供。而國際金融公司投資官于家娣預測,私立醫院將會超過這個份額,在不遠的將來私立醫院將占到醫院醫療服務市場總份額近25%。現有的醫療體系正飽受醫院擁擠、腐敗、醫患關系緊張問題困擾,引入私人資本被普遍認為是改革醫療體系的關鍵政策。會上人們紛紛表示了對私立醫院市場前景的看好和積預測。
為鼓勵社會辦醫,2014年4月,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各地要將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社會醫療保險的定點服務范圍,實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報銷支付政策。醫療服務的經費來源正在發生變化。和睦家醫療財務主任Ido Krakowsky認為,將私立醫院面針對不同層次需求提供的私人化服務與報銷體系相結合將實現私人醫療機構和患者的雙贏?!霸谶@基礎上,引入私人保險計劃,中國的社保計劃將會從中獲益,”吳士君表示,“而競爭終將會使消費者受益。 ”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利益與自費方式相結合的綜合型保險方案近期將可能出現。復星醫藥梅璟萍女士說。
隨著政府對私立醫療定價權的放開,及社保、商業保險的多元化就醫貼補,遍觀國內私立醫院,卻沒有迎來想象中如潮的問診量。在許多西方,醫療服務和技術的醫院往往是民營醫院,而非公立醫院。而在中國,情況恰好相反,民營醫院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許多病人不敢去民營醫院看病,很多民營醫院也請不到、留不住好醫生。”一位參會嘉賓表示。
在很多群眾看來,大醫院就是技術和公信力的保證,小醫院魚龍混雜,人才和技術無法得到保障,對于看病治病這種甚至可能攸關生死的事大多數人不愿去私立醫院冒險。而很多私立醫院成立的動機在于盈利,對醫師培訓重視不足,沒有讓自己的醫師深造學習的強烈動力,除了返聘的老專家,民營醫院一般不具備自己獨立培養的醫療隊伍。人才和技術的流失和凋零所形成的和公立醫院的差距反過來加劇了人們在兩者之間選擇公立醫院。吸引和培養人才對私立醫院的成功至關重要。吳士君認為職業經理人在幫助私立醫院作為企業獲得成功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德達醫療醫療事務總監郭欣則強調了同時建立一個管理團隊和一個職業團隊對于私立醫院非常重要。
“中國醫生資源短缺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資源分布問題?!?泰和誠醫療集團投資官孫冀剛說,“隨著醫改深入,醫院將轉型成更加為以市場為導向的機構,整個行業的人才分布將會均化。 ”德達醫療醫療事務總監郭欣對此補充道,“政府允許醫生多點行醫的做法對于中國的醫療服務行業來說將是一項積的舉措?!?